武汉抛光布轮硬挺剂按质量要求免费提供样品
正常布的配方制定分析客户来样(或要求),理解来样手感风格,初步判断须用哪种助剂;根据织物组织规格及客户质量标准,分析内在平衡点,初步判断质量合格的助剂用量;根据定单要求、号染料组合及布种或客户要确定织物是否须做轧光、水洗、回洗等对手感影响大的整理;切忌在过多柔软剂的基础上为改善滑移再加入过多的防滑剂;根据组织规格分析可能预缩车速;挑选性能合适的整理助剂及用量,从而确定柔软配方。返工布的配方制定返工布的配方制定,主要考虑手感的一致性问题。突出的是各道返工工序对织物手感的影响。一般来说,只经过定型及后工序的返工,柔软配方则可根据客户对pH值的要求制定为过清水(pH值调整为5.5~6.5级);经过各种水洗后的返工,虽然织物表面的助剂会被洗去部分,但同时有部分被洗进纤维内部,更有利于后工序对手感的改进加工。因此,水洗返工后配方须参考洗前配方制定,一般来说用量在原配方的1/2左右比较合理(柔软剂特少和很多的须单独视情况处理);经过丝光回修后的布,因丝光时原来加入到布面上的柔软剂已经被完成破坏掉,丝光后定型一般按原配方处理(柔软剂特少的须单独视情况处理)。总之,定型配方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求对整理过程及助剂有全面的了解及对织物组织结构、客户要求等进行透彻分析后才可能制定出符合要求的配方。
武汉抛光布轮硬挺剂按质量要求免费提供样品
抛光的基本原理是由黏结或敷有磨料的弹性抛光轮,在高速旋转条件下,对工件进行软研磨。抛光可分为以下3种。固定磨粒抛光采用用胶黏结的固定磨粒进行抛光(见图1)。由于磨粒和柔软抛光轮表面黏结牢固,所以切削力较大,其原理近似于磨削。抛光时,抛光轮的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相同,可获得十分光泽的表面。如方向相反,则在抛光轮与工件接触处,磨粒具有较大的切削力,使得工件表面有划痕,较为粗糙。黏附磨粒抛光采用用油脂黏附的磨粒抛光轮进行抛光,磨粒在力的作用下,可在润滑脂中缓慢滚动,使磨粒的切削刃都有机会参与工作,使抛光轮保持长期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在摩擦热和加工压力的作用下,抛光剂中的脂肪酸等介质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易于去除的化合物,从而加快抛光效率。黏附磨粒抛光液中抛光抛光轮一般采用材质均匀并经过脱脂处理的木材或特制的细毛毡制作,这两种材料均为高含浸性材料,在抛光过程中能含浸大量的抛光液供加工使用。其原理是通过抛光过程的4个阶段,即自由抛光阶段、镶嵌抛光阶段、饱和钝化抛光阶段及“壳膜”化抛光阶段来完成。在使用细毛毡抛光轮时,由于毛毡松软、均匀,弹性与含浸性更大,整个抛光时间较短,只有镶嵌、饱和钝化与“壳膜”化3个抛光阶段。
硬 挺剂分子量大,聚合度高,不易渗入纤维内部,只粘附在纤维表面。经过热处理后,它们进一步凝聚成不溶性物质,从而可以使织物具有硬 挺整理效果。如果用热塑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使织物变硬,可以根据织物浸轧的不同要求,制成不同软硬聚合物的乳液分散体。在热处理过程中,聚合物颗粒熔化形成连续的薄膜,并粘附在纤维上,使织物变硬并完成。
武汉抛光布轮硬挺剂按质量要求免费提供样品
钝化:酸洗钝化效果不好造成不锈钢表面钝化膜不均匀或较薄,易于形成电化学腐蚀。清洗:存留的酸洗钝化残液与不锈钢发生化学腐蚀的生成物与不锈钢件形成电化学腐蚀。应力集中易于造成应力腐蚀总之,不锈钢由于其的金相组织和表面钝化膜,使得它在一般情况下较难与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被腐蚀,但并不是在条件下都不能被腐蚀。在腐蚀介质和因(如划伤、飞溅、割渣等)存在的条件下,不锈钢也能与腐蚀介质发生缓慢的化学和电化学反应被腐蚀,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的腐蚀速度相当快而产生锈蚀现象,尤其是点蚀和缝隙腐蚀。不锈钢件的腐蚀机理主要为电化学腐蚀。
液体抛光剂一般采用氧化铬和乳化液混合的液体。抛光用磨料粒度的选择抛光剂中磨料的粒度对工件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值和抛光效率有直接影响。磨料粒度粗,则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大,而加工效率高;磨料粒度细,则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小,但加工效率低。要求加工表面粗糙度值Ra=1.6~3.2μm时,粒度为F46~F60;要求Ra=0.4~0.8μm时,粒度为F100~F180;要求Ra=0.1~0.2μm时,粒度为F240~W28;要求Ra=0.025~0.05μm时,粒度为W20~W5;要求Ra≤0.012μm时,粒度<W5。在抛光中有粗抛、中抛和精抛,更换不同粒度抛光剂时,一定要更换不同磨料粒度的抛光轮,以免粗粒度磨料的磨粒带入而影响抛光效果。